为了生活 发表于 2021-10-29 17:42:38

骄傲!市级非遗,长寿上榜12项!

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我们国家和民族
文化的载体
代表着一个地区
历史文化的变迁



(资料图)好消息!
近日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
长寿区文化馆上榜
被核定为区文化馆
保护的项目有12个





(图片可点击放大)我们来
了解一下
有哪些项目


海棠唢呐



海棠唢呐是流传于长寿区海棠镇及周边地区的一种特色鲜明的民间乐器,也是其演奏技艺的统称。海棠唢呐的表现形式多以唢呐队的形式出现,一支唢呐队一般由五个人组成:两支唢呐、一鼓、一锣、一磬,曲子多是传统的曲牌。《闹莲花》《大开门,小开门》等,都是充满地方特色的常见曲子,欢快热烈。
义和锣鼓



义和锣鼓是流行于长寿区义和地区的一种民间打击乐形式,有其悠久的历史,演奏艺术在长寿地区堪称一绝。长寿义和锣鼓的来源,据考在明洪武年间由湖广填四川时传入长寿。每到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建房上梁,义和地区都有锣鼓助兴,真正起到活跃山区文化生活的作用。
长寿石工号子



长寿石工号子是流传于长寿地区的民间音乐形式,石工在劳作时哼唱的小调,包括大锤号子、拗石号子、滑石号子、抬工号子等。其特点是即兴创作,简单、随意,不受时间、地点、人物等条件的限制。语言朴素、诙谐滑稽、韵律严谨,生活气息浓厚。常带或明或隐的双关语,使人极易接受。
龙溪河拖滩号子



龙溪河拖滩号子是流行于长寿湖地区龙溪河流域的一种拖船过滩时呼喊的号子。龙溪河拖滩号子声音高亢明亮、浑厚粗犷,独具地方特色。龙溪河拖滩号子反映了沿河两岸人们的生活状态,体现了人们与自然搏斗的精神,在岁月的长河中,它就是一部历史。
翻叉号子



翻叉号子是流传于长寿区内的传统音乐形式,起源很早,就是用叉子翻动谷草时哼唱的号子,是人们在生产中统一节奏的劳动号子。翻叉号子一般是一人领唱,众人和唱,曲调高亢、明亮,节奏极强。由于现代农业的发展,特别是机械收割的推广,翻叉号子逐渐消失,已经濒危。
长寿民歌



清初由湖广填四川时传入长寿,清中期得到发展,民国时期是鼎盛期。长寿民歌根据劳动的特点,歌唱劳动的辛劳、丰收的喜悦。有节奏感强、音调悦耳动听等特点,充满地方特色。表演场所一般为劳动现场,由一人领唱,众人合唱。现存的代表曲目有《薅秧歌》《插秧歌》《秋收歌》。目前生存环境,传承情况不好,已经濒危。
荷叶



荷叶是流行于长寿区石堰镇及周边地区的民间曲艺形式。荷叶演唱使用道具为:釵(钢制)、提手(又称教板,用沉香木或檀木共三块制成)、竹筷一支。演唱曲调优美,节奏明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花鼓



花鼓是流传于长寿的传统曲艺形式,起源于宋代,最早是集舞蹈、歌唱等为一体的艺术形式,清朝末期传入长寿,逐渐形成了现在以说唱为主的曲艺形式。一般是两人表演,一人敲小锣,一人打小鼓,边敲打,边说唱。说唱内容题材广泛,剧情单纯,语言俏皮活泼,通俗易懂,含义深刻,曲目灵活多变。形式包括一问一答、一挑一逗、一唱一和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花鼓说唱传承人匮乏,已经濒危。
葛兰石狮艺术



葛兰石狮,源于湖广填川大移民时期,有叶姓移民工匠叶禄山、叶禄河善造石狮,逐代将技艺流传下来。今住葛兰镇枯井村的叶云茂是叶家第17代传人。以叶云茂为首,能招拢七八个骨干石狮工匠,从事打刻石狮的工艺。葛兰石狮,取材是青沙石、绿豆石或黄沙石。要石质坚硬结实,无水缝、无杂质、无斑点、硬度均匀,石质越好打造出的石狮质量越高,保存越久。
长寿血豆腐制作工艺



长寿血豆腐制作工艺是流传于长寿区境内的一种民间传统技艺,其成品血豆腐是一种腌制食品。“血豆腐”因为嵌制猪肉,外裹精制豆腐,色泽红润而得名。它的制作相当考究,主要的原料有豆腐、猪血、猪肉、食盐等,其制作大约有十几道工序。
长寿薄脆制作工艺



长寿薄脆为棕黄色,薄而不碎,脆而不焦,又酥又香,已经成为长寿的名小吃,也是馈赠友人的长寿特产。长寿薄脆主要是烘烙,基本不用油,酥脆不腻,保存时间长。薄脆制作所需的原料主料为面粉,配料有盐、碱、糖、芝麻、鸡蛋、明矾等。

长寿湖鱼面制作工艺


长寿湖鱼肉面又称“长寿面”,起源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定型于1986年,是长寿地区流行的一种以鲜鱼肉为主要原料生产的面条型食品,营养价值丰富,是长寿特色旅游食品。鱼肉面选料考究,做工精细,食之鲜嫩可口,无渣刺,营养丰富,老幼咸宜,是中西大餐配餐,旅行、野外作业的绝佳食品。
编辑来源:长寿日报

一往无前 发表于 2021-10-29 17:47:01

现在感觉都好少见这些了

逍遥 发表于 2021-10-29 17:47:16

真棒!,希望这些都能传下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骄傲!市级非遗,长寿上榜12项!